马克思主体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t Construction of Marx's Subject Theory
钊剑;
摘要(Abstract):
马克思的主体理论与其他的主体理论有着重大的区别,其原因在于它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过程中形成的。一方面,马克思主体理论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有机构成;另一方面,历史唯物主义是其主体理论的基本规定。具体而言:马克思是在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中通过剖析感性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异化及其扬弃,初步确立自身主体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;在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中深入分析了实践主体的存在方式和历史样态,使得其主体理论获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支撑与论证;在《1857—1858年经济学手稿》中结合货币与资本考察了现代主体的真实本质与存在样态,从而完成了自身科学的主体理论建构。通过文本和思想史的考察,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具有启示意义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感性主体;社会主体;实践主体;现代主体;历史唯物主义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(18ZDA015)
作者(Author): 钊剑;
Email:
DOI: 10.16164/j.cnki.22-1062/c.2021.01.013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卢卡奇.青年黑格尔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1963:115-116.
- [2]市场经济、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前途:奥尔曼教授访谈[J].国外理论动态,2009(10):1-7.
- [3]马克思恩格斯选集:第1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2:472.
- [4]刘秀萍.从“劳动异化论”到“社会关系异化论”:“巴黎时期”马克思异化观的发展[J].教学与研究,2011(10):30-35.
- [5]马克思.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0:171.
- [6]马克思恩格斯文集:第1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9.
- [7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30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5.
- [8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:第2卷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57:118.